英文名
Ferret
别名
地中海雪貂;蒙眼貂
原产地
澳洲东部及北部、新几内亚及俾斯麦群岛
中文名:雪貂
英文名:Ferret
别名:地中海雪貂、蒙眼貂
生源地:澳洲东部及北部、新几内亚及俾斯麦群岛
体型:小型
体重:0.6-2公斤
功能:打猎
雪貂的驯养历史悠久,可能早25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埃及时代原生种鼬鼠。雪貂最初被驯养的原因不明,但很可能于打猎相关。它们有可能是驯养自欧洲野生鸡貂,也有可能是艾鼬的后裔,或是两者的混种。线粒体DNA分析发现蒙眼貂约于2500年前就被驯化,而疑似蒙眼貂的遗骸则可追溯至前1500年。有指它们最初是由古埃及人所驯养,但由于没有发现其木乃伊或象形字,加上现时在当地并没有发现野生种,故有关意见并不合理。另外,于罗马帝国时代蒙眼貂会帮助打猎。
野生的蒙眼貂会聚居到一些没有相若体型掠食者的地方,如设德兰群岛及新西兰一些偏远地方。当蒙眼貂与臭鼬共处时,很容易就会出现混种。有指新西兰是世界上有最多野生蒙眼貂混种的地方。于1877年,新西兰的农夫要求引进蒙眼貂来控制兔的数量。于1879年就进口了5只蒙眼貂;于1882年至1883年间,就从伦敦付运了共1217只,但只有678只抵达;另有198只由墨尔本送来。于运送期间,蒙眼貂与欧洲水貂交配,生产了好一些能在野外生存的混种。于1884年及1886年,接近4000只蒙眼貂被放生。结果当兔子数量下降后,它们掠食其他当地的野生动物,如鸟类等。据记载,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就开始有贵族将雪貂驯养为家养小宠物,不过非常少见。因为将一种外形可爱但是性情凶猛的小动物驯养得温顺听话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普通人没有这样的精力。达芬奇的名画《抱白貂的女人》中的米兰莫罗公爵的情人就怀抱着一只漂亮的白貂,可见将雪貂作为家养宠物的历史从500多年前的欧洲就开始了。大规模地将雪貂作为宠物驯养并进入普通家庭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纽约的玛雪儿(Marshall)家族自1939年起便开始在自家农场里养貂,那时候大多数农夫都养貂当作打猎的帮手。出于对雪貂的喜爱,玛雪儿先生开始将其作为自家的小宠物驯养。
慢慢地,雪貂作为家养小宠物越来越受欢迎。玛雪儿家族于是将兴趣变成事业来经营,饲养出售高品质的宠物貂,并一直作为家族企业不断发展。如今,玛雪儿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宠物雪貂养殖场。与此同时欧美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宠物雪貂养殖场出现,除了玛雪儿外,比较著名的还有美国的派斯威力(Path vally),丹麦的安格鲁(Angora)等。
在欧美,雪貂已成为仅次于猫狗的第三大宠物,目前有超过850万只雪貂生活在美国家庭里,并逐年增长,大有超过猫的势头。因其独特的生理特性,作为宠物进入家庭饲养的雪貂必须经过两个手术,去除臭腺和节育。去除臭腺可以防止其散发作为防御本能的臭气,而节育是为了避免其到了繁殖期因无法正常配种而可能造成的严重健康问题乃至死亡。所以,对宠物雪貂来说,在出场前是否进行这两种手术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多采用激光手术,能保证手术彻底并避免术后感染等后遗症状。作为宠物的雪貂,在数十年中经过基因挑选,除了性情稳定之外,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稳定的皮毛花色,如蒙眼,熊猫,火焰,闪电,巧克力,纯白等等。这使得雪貂作为宠物具有多样化的个性供人挑选,满足不同人的审美,这也是其能成为深受喜爱家养小宠物的重要原因之一。